第437章 回京途中(1 / 2)

大唐虎贲 无言不信 1744 字 1个月前

王君廓现如今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受命于幽州大都督左光禄大夫,身兼文武之后,自诩是平乱大英雄,变得骄横自恣,不遵法度,横行霸市。只听顺耳之言,那些忤逆他的,不是受到贬斥便是冷藏得不到重用,几乎是幽州的无冕之王。

尤其是今日收到李世民明里暗自的来信,心中更是万分的得意高兴,甚至忍不住大笑出声,嗓子都让自己给笑哑了。

一切的努力,一切的付出,都有了回报。

李世民在信中嘉奖了他的功绩,对于他忠心护国大义灭亲的举动,给予了肯定,并且让他往长安一探,商议幽州的事物以及对于辽东高句丽的细节问题。

得到表扬,王君廓并不至于高兴成这样……他高兴的是商议辽东高句丽的细节。

辽东在春秋战国起就是汉人的领土,最初是孤竹国,西周立国分封天下此地封于箕子,汉朝更是细分辽东为三郡,南北朝时期,辽东亦属于辽东郡。但是南北朝过后,随着东北的弹丸小国高句丽崛起,野心勃勃的他们便起了往西方发展的意图。开皇十八年,高句丽举兵攻入辽西,以夺取汉人领地,并且占据辽东大部。也是因为这一战,埋下了日后杨广三征高句丽的伏笔。

因为暴政,隋朝本就由盛转衰,三征高句丽付出的惨痛代价更是直接将隋朝推向了灭亡。

高句丽也因为隋朝的灭亡,变得更加的肆无忌惮,不断对周边国家进行侵略,完全占据了辽东所有土地。若非唐朝崛起的过于迅速,高句丽还会向西发展。

高句丽占据着辽东占据着汉人的领土,以李世民的脾性不会任由自己的领土让人占据着无闻不问的。幽州与辽东相邻,一但与高句丽开战,幽州必然是大本营是决战的据点。而他是幽州的大都督,总管幽州军政大事,李世民又特地慎重的将他叫回长安,岂不是意味着下次征伐辽东,会对他委以重任?

大唐王朝的下一个目标是辽东,高句丽?

“是三军统帅?还是一路大军的统帅?”王君廓得意的想着,不管是什么样的任命,可以肯定一点,一定不会低。现在他的功绩身份,可是仅次于李靖、罗士信与李世绩并列的存在,不可能在给他安排领兵大将这样的职位了,只有统帅才配得上他的身份。

只要在征伐高句丽的战役中取得出色的成绩,军功便可超越罗士信。

对于罗士信,就算两人至洺水之战以后没有过任何交集,王君廓依旧忘不了他。

忘不了,罗士信是踩在他的头上崛起于大唐的。更加忘不了,秦琼、程咬金为了给罗士信讨个公道,将他毒打一顿的事情;忘不了,李世民为了维护麾下的和谐,选择了秦琼、程咬金,将他外放赶出秦王府这一事情。

在他的心中早已将罗士信、秦琼、程咬金,这三个人视为仇敌了,尤其是以罗士信为甚。毕竟罗士信、秦琼、程咬金三个人在他的眼中都是莽夫,可是这三个莽夫不论重视还是功绩都不逊于他,而罗士信这个一直让他踩在脚底下的人物更是因为做到了他做不到的事情,一跃而上,将他远远的甩在了身后……

若非多年的算计,逼反自己的岳父庐江王李瑗,获得这平乱之功,指不定哪一日连秦琼、程咬金都要爬在他的头上。可就算如此,他的功绩比之罗士信还是要差上许多。但是只要在接下来的收复辽东战役有好的表现,超越罗士信踩又有什么问题?

王君廓越想越是兴奋,满意自己。便在这时,大都督府外传来了李玄道求见的消息。

听到“李玄道”这三个字,王君廓本能的皱起了眉头,一脸的不爽。

作为幽州的无冕之王,王君廓此时此刻也只忌惮李玄道一人。

李玄道祖籍陇西,是李世民创办文学馆的十八学士之一,早年为秦王府主簿,后累迁给事中。庐江王李瑗谋反之后,李世民担心王君廓是个大老粗,特地调李玄道为幽州长史,协助王君廓一同稳固幽州局势。作为仅次于王君廓的幽州第二把手,李玄道对于王君廓的所作所为很看不惯,只要遇上王君廓有越权违法之事,必将出面制止,严厉斥责。

李玄道有两个身份,一个是十八学士李世民的心腹之一,另一个是房玄龄的从舅。房玄龄作为太子府的人,现在官爵并不显赫,但是只要有脑子的人都知道房杜这两位李世民最器重的左膀右臂在不久的未来,必将会是一跃千里,宰相什么的职位必不可少。

王君廓极有政治头脑,知道长史李玄道的背景太过复杂即便他是幽州大都督也无法动他分毫,面对他的严苛也只能记恨在心。

这听得他求见,王君廓本能的厌恶在心,却也不得不热情的将他请进来说话。

李玄道是一位风度翩翩的中年文士,有礼的拜会王君廓这位上司之后,也说明了来意。

“听说大都督已经收到朝廷传来的朝见指示,近日要往长安见驾?”

李世民传来的消息有两份,一份是正式公文,上面表彰了王君廓的功绩,特地召见他。另一封则是李世民在公文之外,写给王君廓的私信。

正式公文一到,便以传遍幽州官场,李玄道作为幽州第二把手,得知此消息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