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9章 建州男儿的变化(1 / 2)

国士 衣山尽 2380 字 28天前

如今的江北战场到处都是兵,在后世的江苏北部、安徽大部,多铎部、宁乡军、黄得功的庐凤军、高杰的秦军、还有甘肃军、川军、扬州本地驻防军,十多路人马的防区犬牙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乱成一团,彼此的探马都放了出去。

一天下来,偌大江北战场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斥候在来回奔驰、哨探。按说,如今的战场对敌我双方已经彻底透明了。

可探马实在太多的结果是,大家都不知道这战场究竟是怎么回事。这情形就如同后世界的无线电干扰,你干扰我,我干扰你,最后是大家都彻底瞎了。

消息断绝,远在淮安所发生的那一幕自然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知道这一场决定两国两族命运的空前国战究竟是怎么开始的,第一滴血又是在什么地方撒落下的。

所谓决战,并不是敌对双方将所有的部队集结在一个约定地点,大家在约定的时间里兵对兵,将对将杀上一场。

战争不是唱戏,不是表演做秀,那种战场只存在于春秋。

大决战,就是几十万人马,分成无数支部队从遥远的后方谨慎地朝既定目标推进,占领一个接一个战略要点,保证自己的后勤供给线的畅通。如此一来,一场接一场的小规模前哨战连绵不绝,直到一方取得大势,将另外一方逼得走投无路,再毕其功于一役。

所以,在正常情况下,一场国战通常会持续两三个月甚至更长。发生在战国时的秦、赵长平之战甚至达到惊人的九个月。

按照正常的道理来讲,这场集中了满八旗所有主力和南明所有野战军团的大战役也会是这样打的。

多铎也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他先是带着大军从豫西出发,经归德府进入江淮。向南直趋凤阳、泗州直取扬州。

凤阳、泗州这一线明朝本驻了不少军队,各地的地方军再加上从北方撤退而来的各镇镇兵,人数不少,战斗力也算过得去。最麻烦的是,江北河流纵横,如果明军把守住各地的道路、桥梁和城池,却是一件麻烦事。

建州军需要逐步将这些关卡一一拨除,速度也快不起来。

不过,多铎并不着急。自从当年他在济南吃了一场空前败仗之后,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已经变得沉稳,对这一战他有足够的耐心,也准备付出一点的代表。毕竟,攻城拔点不是满州军的强项,尤其是在这种水乡泽国作战,牺牲再所难免。

到时候,也不知道有多少汉军和蒙古兵会永远长眠在这湿漉漉让人全身发霉的鬼地方。

多铎却没想到这次进攻南明之战从一开始就出奇地顺利,首先是准塔以千骑奇袭徐州,顺利地打开江北门户,让他这路人马能够轻松地进入江淮腹地。

然后,宿州守军不战而逃,泗州明军全体投降,清军没有受到丝毫的抵抗,简直就是摧枯拉朽。

也因为这样,多铎索性从容地布置人马一路平推而来,并派骑兵迂回穿插,分割包围,不断杀伤明军有生力量。

到如今,甘肃军、四川军、邳宿道屯田军等十几支部队的主力几乎被他全歼,战果堪称辉煌。明朝地方军惶惶不可终日,而建州军则士气高昂,他也为此而暗自得意。

当然,多铎并没有因为而忘形。在他看来,这些被自己消灭的明朝不过是小杂鱼,餐前的开胃小菜而已。扬州方向明朝军真正能打的部队现在还剩两支,黄得功的庐凤军和孙元的宁乡军,这两支部队一日不打垮,战争就不会结束,这才是他真正的挑战。

黄得功此人是员猛将,他手下的兵马以前也是不成的。不过,听人说永城之战以后,马士英将手头以战火锻炼过的精锐都编进了黄部。因为,黄德功的庐凤军骨干其实就是马瑶草练出来的老庐凤军,对多铎来说,算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对手。

至于宁乡军,一想起孙元,多铎心头猛地一紧。当年济南之战的那个雪夜又浮现在眼前,那简直就是一场噩梦啊!

即便隔了这么多年,感觉自己已经变得异常强大,可对上他,多铎还是没有信心。

现在已经是四月下旬,再有几日就是五月了。天气变得很是古怪,白天还是艳阳天,到了夜里却是暴雨倾盆,道路也变得泥泞难行。真是五月天,孩子的脸。

建州军都是北方人,遇到这种鬼天气,一个个都走到叫苦连天。

大军的推进速度也慢了下来,拔除了泗州这个点之后,后勤补给线已然畅通,兵贵神速,他自然是想一口气杀到扬州城下。可在路上走了这么多天,部队一日只能推进二十来里地,却叫他心中焦急如焚。

大太阳晒着身上的铁甲,只半个时辰就热得烫手,汗水一阵接一阵地出着。

风吹来,一想起孙元的宁乡军,多铎身上却没由来的一凉。

到处都是敌我双方的斥候,小规模的遭遇战、前哨战连续不断,战场已经变得异常混乱。一队哨马放出去半天,等到他们带回消息之后,战况已经变了。

弄到现在,多铎也不知道庐凤军和宁乡军的各部人马现在究竟布防在什么地方,甚至连自己手下的队伍现在又在那里,都有些糊涂了。

交通混乱、通讯混乱,扬州大战从一开始就有些指挥不畅。

八万人的大军,满八旗、蒙八旗,汉军八旗,好有辽东的赫哲人、朝鲜人、达斡尔人、鄂温克人、鄂伦春人,分属于几十支不同的部队,部队的前锋已经进入扬州府境内,后卫还拖在宿州,他多铎又不是千里眼顺风耳,哪里管得过来。中军的军令也就下达到旗一级,再往下,鬼才知道究竟到达什么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