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皇帝要来看飞行(2 / 2)

帝国吃相 牧尘客 1785 字 21天前

如今的大秦和后世宋元明清时期都不一样。

这个时代的人充满了对未知探索的兴趣和勇气,在儒学还未成为主流之前,百家门徒并非都是研究思想领域的,其中还有诸多实干派,已经开始有了科学的萌芽和理论研究,其中许多学派并不信奉鬼神和阴阳五行这一套,他们更愿意用理性的眼光去观看和分析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规律,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墨家,甚至还包括法家和各种工匠农牧学派。

墨家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的学派,特别是创始人物墨翟,不光拥有极度丰富哲学思想,还有逻辑严密的逻辑推论,不仅用充分的道理驳斥了名噪一时的白马非马理论,而且在光学、力学、机械学、几何学等方面都有卓有成效的研究甚至总结提出了各种规律,墨经中的几何学比西方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还要早,特别是对于光学和力学的研究,比同时代的西方理论更加翔实和深入,小孔成像、凹镜和凸镜对于光的分散和聚合,杠杆原理、滑轮和斜面对于力的解释和应用等。

而最为著名的就是用极限理论驳斥了庄子‘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论点。

当然,用后世的科学来看,我们不能说庄子的理论错了,因为庄子提出的是一个虚无的空间观念,如果细分到粒子状态,这个理论还真不好说对错,但墨子是用的极限数学问题来看待这个问题,一根线段一半一半的截取,两个端点就会无限靠近,最后的结果必然是会融合在一起,这就是极限逼近原理,而这个原理,西方一直等到清朝时期才得以提出来。

当然,很多人都要说老客又在鼓吹中国的古代文明,但这的确是事实,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繁荣和思想学术自由,才最终催生了墨家这种逻辑严密的科学学派。

但最终,百家争鸣成为了华夏大一统格局的严重挑战,思想学术的自由成为了国家安稳和统一的羁绊,在不断的打压之下,科学发展终止,在自然科学的发展上渐渐拉开了与西方文明的差距,转而走上了另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实际上从秦朝开始,科学萌芽便开始被扼杀,虽然秦朝还鼓励匠工的创新和发展,但严格的法令也成为了科学发展的羁绊。

但眼下的大秦,科学还是可以挽救一下的。

包括蒙云和这群纨绔在内,他们并没有被儒学的思想束缚,他们还继承着思想自由的理念,他们还有很热烈的冒险和创新精神。

而当神学开始衰退,哲学开始迷茫,科学就成为了人类唯一能够不断发展和前行的推动力量。

就像现在的科学院,里面的匠工和匠吏都没有固定的研究方向,但已经开始接受陈旭灌输的各种科学理论,而且他们也非常感兴趣,数学、几何、物理、机械都成为研究和讨论的话题。

阻止李斯焚书和皇帝坑杀方道术士,保留下百家门派的学术思想的各种先贤理论,让继承者能够继续发扬这些门派,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慢慢融合形成一种新的学术潮流,包括发扬科学的精神去探索自然,探索人类的未来,这才是陈旭认为最为正确的道路。

单一的儒家和法家治国,都是一个死胡同,慢慢会发展成为一幅沉重的枷锁。

实际上这幅枷锁已经出现,法术治国的弊端早已体现的淋漓尽致,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陈旭不推动这个改革,大秦就要完蛋。

秦始皇不可能长生不死,大秦不可能永存,人类文明也不可能永远存在,某个时候结束,可能也是一个新的开始,但必须在这个节点上找到一种延续下去的方法。

科学虽然不完美,许多超越自然力量的现象无法解释,但已经是陈旭所能知道的最好途径。

这和他的眼界有关,用科技来推动大秦的发展,就是陈旭唯一的途径,至于对或者错,都不是他能够去破解的。

他能做的唯此而已,百年之后挂了,这个世界便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了,他只是为完成自己一个非常质朴的愿望,满足一下华夏遗憾了两千年的梦想。

东门外的河滩上,上万人慢慢都已经知道皇帝要来观看飞行试验,因此喧闹鼎沸之声慢慢消退下去,并且都慢慢散开数百丈,留下一条宽阔的通道直通城门方向。

二十分钟后,随着整齐而密集的脚步声和马蹄声越来越近,同时还有接连不断的牛角号和铜锣声响起,最后长长一队手持龙旗和长戈,全身甲胄的禁军鱼贯而出在东门之外散开列队,在数百黑甲蒙面的玄武卫护送下,六马拉乘的天子车驾缓缓而出,最后来到了距离滑翔翼十丈之外停下。

车门拉开,一身绣着龙纹的玄色华服,头戴冲天冠的始皇帝在内侍的扶持下从马车上下来。

“拜见皇帝陛下!”

河滩上上万围观者在兵卒的防护墙之外齐齐跪倒在地叩拜,而其中还有无数有身份有地位的看热闹的官吏士族皆都拱手躬身行礼。

“免礼!”秦始皇眼神温和的扫过四周,然后在几个贴身玄武卫的保护下大步往陈旭一群人走过来,而眼神早已落在了巨大的滑翔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