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3、太上皇干政(2 / 2)

重建北宋 苕面窝 1922 字 23天前

太上皇赵佶冷哼一声,半晌没有说话。李彦把奏折放在桌上退到一旁,也不敢说话。

足足过了十多分钟,太上皇赵佶突然没头没脑问了一句:“两地相距数百里,这都是谁说的?”

李彦脱口而出:“广阳郡王童贯离京之后,派出胜捷军四下打探消息,尤为关注西北路勤王之师动静,偶尔得知逆贼李宪倒行逆施,因此快马急奏。”

“我看这些话你也说不出来。”太上皇赵佶目无表情:“行宫使蔡攸,今儿个怎么不见人,在忙什么?”

李彦语出惊人:“启奏陛下,蔡攸大人在和人吵架!”

太上皇赵佶一脸惊诧:“和谁争吵?”

李彦真是言简意赅:“广阳郡王童贯。”

太上皇赵佶的眼睛眯了起来:“所为何事?”

李彦微微一笑:“广阳郡王童贯力主陛下继续南下,赶紧南渡大江才是上策。行宫使蔡攸认为陛下不能就此离开,必须有所作为,否则就会万劫不复。”

恰在此时,门外传来连续两声高呼:“臣有本奏!”“臣也有本奏!”

太上皇赵佶振衣落座,这才吩咐一声:“童爱卿、蔡爱卿请进!”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广阳郡王童贯、行宫使蔡攸。

两个人来得如此之巧,可见内侍总管李彦进来之前,童贯和蔡攸就已经到了门外。换句话说,他们三个人应该是一起过来的。

太上皇赵佶摆摆手:“两位免礼!有何要事,快快奏来我听。”

蔡攸迫不及待:“接获多方消息,金兵此次轻骑南下,两日内连败四阵。请恕臣直言:童贯大人此前所言金兵不可胜之,纯粹无稽之谈。太子连获胜捷,根基日益稳固,恐非陛下之福,更非社稷之福!”

童贯上前一步:“陛下,京城虽然屡获小胜,然则河东粘罕(完颜宗翰)尚未南下。据微臣所知,金兵此次分两路南来,计有女真铁骑十二万、契丹效死营十八万、汉儿军九万。”

“斡离不(完颜宗望)轻骑直进,东路之董庞儿汉儿军、完颜当海和金兀术所部未至。一旦金兵两路并力南下,四十万大军云集京城,则祸事至矣。陛下万金之躯,万万不可滞留此地。”

太上皇赵佶不置可否,却扭头看着身侧的李彦:“你以为如何?”

李彦躬身说道:“陛下,据微臣看来,两位大人所言,乃是一而二,二而一,都是同一件事情。京城固守顽抗,大战旷持日久。太子年轻气盛,李纲狂妄不拘。绝非社稷之福,亦非百姓之福。古人云:和为贵。”

太上皇赵佶叹息一声:“可惜高爱卿未到,不知他是何道理。”

童贯有些不耐烦,语气开始急促起来:“陛下,微臣来亳州之前,已经见过高大人。听说京城屡获小胜,高大人莫置可否。微臣以为高大人持首鼠两端之见,陛下切不可信之!”

太上皇赵佶微微一笑,随即看着蔡攸:“然则依卿之见,当如何是好?”

“陛下,李彦大人所言甚是。”蔡攸拱手说道:“连金图和,保民平安,乃是陛下既定之策。李纲、宗泽、方琼等人不知利害,赌国运而争胜负,诚有害于社稷。太子年轻气盛,为自固而动兵,实非孝道。陛下圣明,绝不可坐视。”

太上皇赵佶双目寒芒一闪,一拍龙椅扶手喝道:“传朕旨意:兵凶战危,国之大忌。息干戈而求祥和,乃圣明之道也。丧百姓而害社稷,则功成亦罪甚!”

李宪在祥符县城行坐不安,甚至对于剿灭女真鞑子的抢粮队也不感兴趣,就是因为太上皇赵佶的这份旨意。

自从进入十里铺镇,韦冬宁就突然消失,当然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她要把偷袭船只的三百多水鬼接应出来。另一方面,她还肩负着李宪交待的秘密任务。

太上皇和新皇帝之间争权夺利,这是皇家无耻的写照,也是万古不变的轨迹。和正义无关,和江山社稷无关,和老百姓就更没有关系。

李宪两世为人,没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跑。况且李宪就是吃猪肉长大的,当然明白昏君赵佶不甘失败,肯定要拼命压制小皇帝赵桓,绝对不可能让赵桓坐稳皇帝之位。

韦冬宁是李宪身边武功最强的,潜入京城打探消息非她莫属。

当然,韦冬宁能够不辱使命,很快就打探到消息并且传递到李宪手中,还是因为李宪此前就已经做好布局,再加上另外一个人发挥了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