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四节以彼之道还施彼身(1 / 1)

当初英国和华夏在闹这个事情的时候,印度人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他们认为可以夹缝里求生存,在印度国内也有很多所谓的精英人士,这些人都是在英国留学回来的,所以他们也希望印度能够独立,至于怎么独立,他们把希望放在了这两大豪强身上,如果华夏和英国打起来,不管在什么地方打起来,那么印度的机会就能够多一些,就好像领事裁判权一样,如果英国人愤怒一下,可能会直接废除这个权利的,那么那个时候印度就可以获得一些平等了,至少印度人和英国人在印度的土地上是平等的,他们的愿望是十分美好的,可现实却是十分骨感的。

当时英国人真的想要一气之下废除这个条款,让华夏人把自己的条款也给废除了,可是英国人冷静下来之后,他们发现如果废除了这个条款,他们英国人就真的能够跟华夏人平等了吗?一切都是要用枪杆子来说话的,如果你的枪杆子不够硬的话,华夏人凭什么要给你们平等呢?所以冷静之后,他们就不提这个话了,直接把印度人给甩在旁边了,印度还等着英国人冲动呢,英国人权衡利弊之后,认为真的废除了这个条款,只能是英国人和印度人平等了,华夏方面没有任何的改变,就算人家的人犯了罪,你敢到华夏的租界去抓人吗?那些荷枪实弹的士兵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再一个就是最重要的货源问题了,原来英国商人购买全世界各国的货物,现在他们没有办法购买其他各国的货物了,他们只能是去购买华夏的货物,华夏批发给他们的价格也不是很低,所以他们为了保证自己的利润,只能是把零售的价格抬高,原来华夏人在这里没有站稳脚跟,他们的利润还是可以保证的,但现在华夏人的店铺如雨后春笋一般,几乎每条街道上都有他们的店铺,销售的商品全部都是一样的,但华夏人那里却有一定的让利,所以英国人的买卖就有些萧条了,几乎可以说是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可他们又能怎么样呢?只能是忍着不吭声了,他们也打不过华夏人。

英国人的店铺成批的倒闭,华夏人从他们的手中以很低的价格接了过来,如果他们不想出售这些店铺的话,那每天放在那里只能是贬值,因为华夏人在租界颁布了一条法律,如果你的店铺空置三个月以上,那么你就要交一个空置税,英国人从来都没有听说过这样的税,所以刚开始他们是拒绝的,华夏人也是先礼后兵,税务官上门去给你们解释这个事情,如果你们能够老实的把税给交上,那咱们还是没什么事情的,可如果你们不交的话,再次上门的就不是这些带着笑脸的税务官了,那可全部都是荷枪实弹的警察,直接就把你给抓起来,等到你交钱为止。

当时英国主流媒体也说了,认为华夏的这个动作是巧取豪夺,但华夏方面也回应了,当年你们英国人也是这么做的,当年你们英国人进入华夏的时候,很多华夏商人的优质资产也被你们拿到手了,如果你们没有巧取豪夺的话,你们怎么可能会在租界发展那么快呢?所以这个事情我们都是跟你们学的,你们如果想要讨回这些资产的话,那就用你们手中的钢枪拿回来吧,当年英国驻华大使曾经说过一句话,那些软弱的华夏人的思想不需要考虑,所以华夏的报纸上也出现了这句话,那些软弱的英国人的思想不需要考虑,只是更改了名头而已,这让英国人感觉到十分憋屈。

再一个就是在税率方面,英国是印度的最惠国,所以税收已经是非常低了,但是华夏人来了之后,华夏人要求成为印度的最惠国,所以华夏商人的税收要比英国人再低一点,而且印度必须得委派华夏人征收商税,这一点印度方面抵抗了一下,但是在步枪的威胁之下,最终也是雇佣了华夏人作为他们的总税务官,这让英国人大喊不公平,不过华夏人又拿出例子来了,当年我们华夏的税务官也是你们英国人,报纸上还刊登的照片呢?既然你们英国人能做,那我们华夏人也是能做的,几番交锋下来,英国人认识到华夏不是那么好惹的,干脆也就不出声了。

不过英国人坚守一个原则,那就是如果华夏想要向内陆渗透,那么英国就会跟当地的土著势力进行抵抗,华夏方面也进行了几次的渗透,不过最终的结果都不怎么样,印度和非洲地区还不一样,非洲地区地皮比较大,人数确实不怎么多的,但印度的人数非常的多,如果你想要往内陆地区前进的话,当地的土著势力必须要拿下,要不然的话没办法统治内陆地区,华夏现在没有足够的力量进入印度内部,只能是慢慢的进行渗透,所以这个时候修铁路就是必须的了,在刚开始进入印度的时候,好几条铁路的修筑权就拿到了自己手中,无奈战争时期的钢铁太重要了,没有功夫用来让你们修铁路。

华夏中央部门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华夏方面就在印度实行了另外一个政策,你们印度的精英阶层不是想要独立吗?那我们就可以给你们一个权利,你们完全可以跟我们华夏进行合作,我们拿到了修路的权利,你们可以来完成,到时候铁路一半的权益归你们,这就直接把英国人给甩开了,华夏的想法也很不错,印度人现在觉得有一半的权益,等到你们把铁路修完之后,那又到了靠枪杆子的时候,那个时候你们能比我们强吗?如果你们能够遇到奇遇的话,很有可能超过我们,不过这个世界上遇到奇遇的几率太低了,穿越者也就只有毛远山一个呀!